火炬制造探寻青春密码

时间: 2023-09-24 04:46:59 来源: 开云登录入口

  走进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下称“纬创资通中山厂”),车间里只闻机器声,少见人身影:产品在流水线上高速“流动”,自动搬运有节奏地为20多条生产线配送物料。通过对整个价值链进行数字化变革,纬创资通中山厂将单位人时产能提高了43%,单位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了22%,从一家普通工厂一跃成为中山首个、全省7座世界“灯塔工厂”之一。

  以纬创资通中山厂为代表,企业技改升级的热潮蔓延火炬开发区,成为“火炬制造”永葆生命力的青春密码。今年以来,火炬开发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策划、挖掘、储备技改投资项目,已推动58家规上工业公司开展数智化转型,发动20家企业申报创建市数字化智能化标杆示范,预计全年带来工业技改投资超2.4亿元。1—8月,火炬开发区技改投资预计完成19.78亿元,同比增长41.7%,保持总量全市第一。

  在纬创资通中山三厂智能立体“关灯库房”,备料进度、库存储位、无人叉车状态、急件预警等各项管理数据在一块电子屏上一目了然。在这座“关灯库房”共有1818个储位,通过无人叉车,引进激光定位技术,实现了原材料“收、发、存、账”一体化,运营成本降低了26%。

  类似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应用场景,已经覆盖了企业生产制造的全链条环节。智能排单是纬创资通根据市场变化的“创新打法”,它以最优的库存、最小的成本对客户订单实现秒级响应。

  “遇到急单时,系统可以及时响应,动态调整发料顺序;遇到缺料时,系统会发出预警,提醒及时补充材料物料。”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产销管理部经理邹霞表示,智能生产排程系统投入使用后,公司客户订单平均交付时间从71.5小时降到45.8小时。

  怎么做到的?奥秘就在于“灯塔工厂”实现了端到端全流程的数据驱动。工厂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客户订单、主排程计划、物料模拟、产生工单及生产排程、物料采购作业等五大业务流程,改变过去依靠大量人力收集处理信息的管理模式,实现生产全流程的优化管控。

  “这种‘端到端’的价值链,正是‘灯塔工厂’的重要特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中国区转型业务负责人艾家瑞指出,数字技术应用若能突破实体工厂的范畴进而在整个价值链发力,那么企业的敏捷度和产品上市速度将得到极大提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机会也会更多。

  “灯塔工厂”建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将引领全球制造业未来“智造”,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路者。

  纬创资通数位长暨资安长王志宏介绍,纬创资通在数字化转型及“灯塔工厂”的打造中也曾遇到过一些痛点和瓶颈,比如技术落后和内部人员认知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纬创资通中山厂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学院(DCC)。通过组织内部的培训课程、专家讲座、在线学习平台等,培养起产品经理、转译员、数据工程师、架构师等比较新的数字化角色,以提升员工在数字化技术、数据分析、人工智慧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技术改造以设备更新换代和企业“机器换人”为主,而在火炬开发区的工业企业中,已经逐步从硬件向软件,从线下到“云端”的升级。在设备更新升级的基础上,生产管理和组织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也更注重工业软件应用和自主研发,“智能工厂”数量持续增加——

  例如,卫浴巨头朗斯卫浴携手西门子打造家居智能制造产业园暨西门子数字化赋能中心,建设集科研、制造、信息、市场四位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力争明年11月建成投产;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为轮胎模具、木工家具行业等提供全链条整套技术解决方案,由其领头建设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控装备云平台推动精密零部件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项目入选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智能立体仓顺利启用,实现了从物料接收、产品制造、仓储发货全链条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为了鼓励和驱动企业组织技改,火炬开发区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家规上企业全面开展技改投资意愿或计划摸底,准确掌握项目信息、建设进度。同时,推进落实区内制定的《中山火炬开发区先进制造业扶持办法》,根据技改投资程度给予项目总投资5%—20%资助,企业单个项目最高扶持不超1000万元,平台补贴最高200万元。

  “政府的帮助让我们发展更有信心实施技改。”火炬开发区不少企业家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据了解,火炬开发区把智能化作为推动企业技改的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截至目前,火炬开发区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3家、省级21家、市级72家,排名全市第一。

  穿过偌大的厂区,记者进入了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荣印刷”)智能工厂的“调度中枢”——智能仓储立体库。这里是印刷业业内最大、净深最长的自动化立体库,真正的“黑灯工厂”。在这里,数万种原材料、规格材质各异的印刷品,实现无人仓储、自动生产调度、自动运输,并且从不出错。

  “建立自动化运转的仓库,就是我们破题的妙招,它的背后是整个企业的数字化调度系统。”中荣印刷精益生产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箱原材料在入库之前,都会被赋予一个标签,二维码成为其进入整个生产流程的“身份证”。数字化系统就是通过识别这些标签上的物品名称、数量、位置等信息,搭建起一个庞大的物联网数据库,实现“一码统管”生产全局。

  目前,中荣印刷成为印刷包装行业少数获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之一,在A股成功上市,并与10余家全球500强企业及3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今年上半年,中荣印刷实现营业总收入11.66亿元,同比增长2.86%。随着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深入人心,绿色化技改成为中荣印刷的新方向,其焦点就是延展绿色包装价值链。

  绿色包装是指包装材质在环境友好、节能降耗及可回收等的行业趋势下,对包装产品衍生出的全新要求,也是众多国际消费品生产商的需求。以中荣印刷下游服务客户为例,宝洁、玛氏、好丽友、亿滋等跨国品牌,可以说是国际上较早践行绿包理念的一批企业。

  2023年上半年,中荣印刷研发费用为5230.6万元,同比增长7.17%;研发费用比率达4.48%,较今年一季度环比回升0.3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荣印刷在绿包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绿包相关的项目储备亦十分丰富。其中“环保型纸塑包装产品”项目,令包装产品实现了回收降解的效果,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此外,公司尚有“聚氨酯改性涂层替代覆膜材料”“新型防盗易开启绿色直运快递包装”“绿色低碳化全生命周期包装”及“新型连线印刷水性绿色吸塑包装”等在研项目,可为消费电子、快递物流等包装细分领域提供绿包解决方案,以及降低自身包装产品中油墨材料的用量。

  中荣印刷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2022年,中荣股份两度入选工信部“包装绿色工厂”的榜单。新型包装材质、高设计感包装产品及低能耗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包装行业的合规需求,更有利于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在激烈的市场中进而有为。

  在加快推动技改升级新项目的同时,火炬开发区龙头企业聚力产品创新,让更多原创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近期,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该公司于报告期内实现收入36.8亿元;净利润达24.9亿元,同比增长459.8%,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2023年上半年,在财务表现、新药商业化、新药开发和企业运营发展的各方面,都取得了自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夏瑜博士表示,随着核心创新产品及其大适应症陆续获批上市,公司运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康方生物的企业价值将步入又一个快速成长期。

  康方生物创新药出海“狂飙”背后,是数字化建设在保驾护航。“康方生物的药物研发创新始终面向全球市场,这就需要公司有一流的数字化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鹏说。

  进入康方生物研发生产车间走廊,透过严实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一台台精密的仪器和一个个原创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作为华南地区第一家采用具有中央控制系统灵活工厂技术的生物制剂生产设施企业,早在2016年,康方生物中山基地就引进了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领先水平的Cytiva全套灵活化工厂产线。

  依托大数据决策分析,康方生物药品整体生产实现80%流程监管,人工干预已降低到20%,生产管理水平也实现了精准化、精细化、协同化。“这使得康方生物可以在最短的生产周期,以较低的经营成本快速进行临床药物的生产。”康方生物生产与质量部门生产自动化副总监张涛介绍。

  为了向更大的市场进军,康方生物还投资超25亿元建设康方湾区科技园数字化智能生产基地,总规划产能超过10万升。康方湾区科技园区集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原液及制剂生产、销售于一体,规划建设成为全球技术水平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目前,康方湾区科技园一、二期项目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首期启用的产能包含3条6个2000L及5个500L生物反应器的生产线。同时启用的还有康方湾区科技园QC质检中心和中试研发中心等。

  张鹏表示,接下来,康方生物将通过数字化智能生产基地的建设,赋能高品质抗体新药的生产,进一步提升康方生物整体研发创新和产业化综合实力,为中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火炬开发区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家规上企业全面开展技改投资意愿或计划摸底,准确掌握项目信息、建设进度。

  ●推进落实区内制定的《中山火炬开发区先进制造业扶持办法》,根据技改投资程度给予项目总投资5%—20%资助,企业单个项目最高扶持不超1000万元,平台补贴最高200万元。

  ●已推动58家规上工业公司开展数智化转型,发动20家企业申报创建市数字化智能化标杆示范,预计全年带来工业技改投资超2.4亿元。

  ●1—8月,火炬开发区技改投资预计完成19.78亿元,同比增长41.7%,保持总量全市第一。

  ●截至目前,火炬开发区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3家、省级21家、市级72家,排名全市第一。